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学生的"举一反三",教师常常先"举三反一",但效果往往不佳.究其因为,主要是选题不精、析题不透、方法不全、本质不清造成的.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落实的只是一次次无效的重复记忆,没有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真正落实成自身的知识,造成头脑中残存了大量的支离破碎的题目片断,日久天长形成了低效的教学.这是日常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