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浚与屈原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浚最尊屈原,认为屈原开创了中国诗歌"缘嗔而作"的优良传统,而屈原之后动人心魄的优秀作品也无不是"缘嗔而作"的.屈原自称其诗歌乃"发愤以抒情",即杜浚"缘嗔而作"说的理论根源.在杜浚看来,"风骚"传统的核心是"真",凡是继承和弘扬了"风骚"传统的杰作都是"真诗".他洞察诗坛积弊而忧患诗道遂亡,乃睥睨一世、疾言厉色地诋诃昧者,振臂大倡为诗首要在于"真"的"贵真说".  相似文献   
2.
通过与庄子比较,说明屈原的审美态度、审美境界、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3.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健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学,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热潮孕育出的一门学问,是21世纪的今天正在创建着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总体构成,不同地域或时期、不同形态或种类文化遗产的相互关系及其综合价值,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机制、方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相辅相成的发展规律等。其性质,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其特征突出体现为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概括性、原则性、典型性和应用性,其体系由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构成。目前尚在初步构建之中的文化遗产学科知识体系,将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的深入和文化遗产学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的“舜歌《南风》故事,透露出重要的历史信息。虞舜在历史传说中,是一位有孝行、布仁德、躬藉处苦,爱民勤玫、明哲贤能,集宗法社会诸多美德于一身又建立了地辖“九州”的王朝,实现了天下大治的“圣王典范”,还是一位蛮荒南国的开辟者,文明南国的首创者。实际上综合体现了春秋至两汉的儒墨道法诸家,主要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的“虞舜文化”,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面文化旗帜。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不同,两国士阶层的人员构成、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也有别,对本国乃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大不一样。楚士人多才高、用于晋而事于秦,为楚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秦王朝的统一和统一而稳固、强盛而昌明的汉帝国的创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考察古今学者关于庄周乡贯里籍的论说,结合庄子时代的历史文化状况和《庄子》一书所反映的庄周事迹、文风等,进而作全面深入的辨析,最符合历史真实的是庄周为楚人说。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楚、吴两国的交界之地,古今习称“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考据楚国和吴国的历史发展和楚、吴关系的史实,春秋后期的“楚尾吴头“大致可泛指今安徽及至江西东北部的长江下游上段地区.最早使用“吴头楚尾“一词者,大概是北宋的江西籍文士.宋代以来,“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乃成为常用的史地名词,但并非确切的史地概念.至今,出版辞典中这两词的条目,几乎皆据宋人的主流说法而解释为指今江西北部或江西省境.今人称“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就大大泛指了,不仅较辞典界定的历史地理概念宽泛得多,也较史实涉及的地域宽泛得多.在楚、吴地域文化研究中,若不对之考求由来、辨析正误而笼统言之,则不仅有悖史实,而且会影响到对楚、吴两国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及其成就的正确认识,导致楚文化和吴文化的研究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产生于北方中原地区的诗歌和散文,其中虽也保存一些神话,但数量很少,而且多为一鳞半爪的记叙.如,夏启的神话故事。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筦磬以方,湛浊以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墨子·非乐上》)这近乎历史传说,没有多少神话韵味。然而,在《楚辞》的《离骚》和《天问》等楚文学作品中,则较全面地叙录了关于夏启的神话传说:夏启耳悬两青蛇,足跨两金龙,左手持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