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哲学与诗学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交感生成思想。"阴阳"之气的氤氲化生被用以说明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心物感应构成和以"气"为主的诗性思维特征。"气"可以说是古代诗学诗性感知的生命基础,从"气"这一概念入手研究中国诗学之生命意识与心物感应构成思想,对准确把握中国诗学核心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内涵上来看,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融合与超越.深入挖掘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发展观作为引导中国未来发展的精神旗帜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独特的时空观处理在世界造园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的造园艺术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辨证的智慧融入到园林建造的实践之中,娴熟地运用大与小,虚与实,直与曲,静与动等辨证关系,创造出一座座关仑美奂、让世人皆为之侧目的中国园林。正如西方著名建筑师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所说,中国园林把成对的矛盾联结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介于永恒的乐园与尘世之间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李天道  蔺若 《中国德育》2021,(6):21-23,41
作为学科门类,当代中国的美育话语体系自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沿用西方美育话语体系。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与西方美育话语体系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差别。西方的审美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以美育人的活动,注重外在的审美教化,强调一种外力的施加。中国古代的美育注重心灵的化育,强调内在的仁心仁性的激发、唤醒,开拓人的心灵,拓展其心智。当代中国要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使其既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的特性,又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