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也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以及教学与发展理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生学习成绩呈"正态曲线"分布  相似文献   
2.
薛允生  孙伟 《物理教师》2005,26(8):42-42
如图1所示。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挂五个摆,其中A、E摆长均为Z,先让A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  相似文献   
3.
在人教版物理选修3—3第9章第4节中,教材给出了水在大气压强为1.01×10^6Pa下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像表明汽化温度可以在100℃以上,很多学生和老师感到很疑惑,水在100℃时不是沸腾了吗?在1atm下,能将水加热到100℃以上吗?  相似文献   
4.
<正>在“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中,电路的选择和误差分析是该实验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一问题表示很困惑,感觉无从下手。以下提供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多种方法分析采用图1所示电路的误差问题1.计算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电压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