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最初求索薛汉伟,孙代尧俄国的赫尔岑有过如下一句名言:我们每次都把新走过的道路的全部经验补充到对过去的理解上。社会主义在经历了20世纪的伟大胜利进军和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之后,特别是正在经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之时,我们深深感到重新认识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几个问题作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同时发生”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在他们看来,由于世界市场的建立,不仅在无产阶段的政治革命中,而且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造中,各文明国家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因此在一个国家内要完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变革是不可能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发生”原理不仅至今仍然有效,而且意义更为重大。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能否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也将是一个需要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的口号,仍是当前理论界瞩目的一个问题。朱桂谦、绍平同志在《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载《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中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不断革命的过程”,并以此对我们以前发表过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就几个有关的问题集中阐明我们的看法,并同《新探》的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薛汉伟,孙代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新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力求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对当前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引人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叙述空想社会主义历史时往往说:“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产生了莫尔、康帕内拉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出现了摩莱里、马布里、巴贝夫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产业革命时期形成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概括虽然简明,但并不精确,现谈一点我们的拙见,就教同行。关于三个时期的划分所以说上述表述不精确,首先在于资本原始积累、工场手工业和产业革命,无论在历史上还是逻辑上,都不是先后更迭的三个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是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积累而言的。后者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认识上的若干问题薛汉伟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理论界的认识并不那么一致。本文试图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以期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一、这个论断"新"在哪里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人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冲击了那些落后、陈旧、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它还有助于革除愚昧落后、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确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有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于11月8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的部分学者畅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的重大意义和他们学习的初步体会。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孝文,党组成员、专职委员林炎志及张文松同志参加了座谈会。这里摘要刊登与会部分同志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在苏东剧变之时,某些西方右派著作家从这场危机中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它没有未来。原兰德公司分析家弗朗西斯·福山在苏东剧变时写的《历史的终结》说:“或许我们正亲眼目睹的事情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也不仅仅是战后某个特定时期的结束,而是历史的终结:即人类意识形态演变和作为人类最后统治形式的西方自由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