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在我看来,沈玉芬就是一块璞玉,历经20年的教育锤炼,已然实现了从"石"到"玉"的生命蜕变;她的语文课堂,如花般绽放,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芬芳。一、教育的情怀:在乡村教育中实现人生的价值1995年,沈玉芬从师范毕业,来到江苏省的南大门盛泽,走进占地仅有9亩的弄堂小学,时名盛泽镇中心小学。简陋的校舍,破旧的宿舍,让她有种说不清的失落。然而,老学校里的老教师  相似文献   
3.
薛法根 《师道》2011,(4):47-48
有些问题本来很平常,但关心的人多了,就显得不正常了;关注的人越多,想得越复杂,解决起来就越难;一旦所有的人都在盯着,那么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复杂得让人看不到希望了。德育问题是这样,课堂问题也是这样,难免陷入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笔者仅凭一己之力,恐难作深度的剖析,只能作些简单的有限思考。  相似文献   
4.
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爱如茉莉弥漫诗意一、引入齐读课题。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指名读(2名同学),齐读。师:这三组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师:开出的花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生用上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师: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生用上了六个词语,师表扬。)师:能说两…  相似文献   
5.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丝绸文化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组块教学模式。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语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呼唤智慧的语言教育》等50多篇论文。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苏州市“十杰”教师,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C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C6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相似文献   
6.
写片段作文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也是老师在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薛法根老师指导大家如何写好片段作文。他在作文教学及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师:现在开始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到了哪几个生命?生命是什么?生:生命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8.
教了多年的语文课,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学生学语文?我们都教过《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识字学词,指向语文知识;有的教师为教学生练习朗读叙述语言与角色语言,指向语文技能;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认识狼凶残的本性、要善于保护自己,指向思想内容。有一位教师却慧眼独具,聚焦在小羊与狼的争辩上,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很显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指向的不仅仅是争辩的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板块:知内容,明诗意师:同学们,你们好!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古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很多古诗所描述的情境都像一幅画一样,所以也有人说:诗就是画,画就是诗。下面我就来  相似文献   
10.
(一) 师:在作者的记忆里,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谁能用这样的句式“在我的记忆里,——”,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