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面对高校科技资源不断扩充、社会科技创新急需硬件资源支撑的新形势,加强大型仪器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共享服务能力,既是高校对仪器服务平台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科技资源的诉求。通过分析大型仪器在实验教学、测试服务及日常管理中的特殊性和不利因素,结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镜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深入探讨以教学促建设及服务、培训双模式并轨运行的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方法,为类似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技术培训机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针对剑桥S-360扫描电镜和Tracor Northern 524X射线能谱仪在图像采集、处理及元素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造方案,挖掘设备的潜力,使设备原有的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当前先进水平,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电子显微镜(如TEM,SEM等)是直接观察材料微观结构的分析测试仪器之一。电镜硬件资源数量和应用需求配比的严重失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院所/高校的发展。为了提升电镜技术的普及程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解决了电镜培训普适性和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以现行的国际、国家标准为指导,在电镜培训中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电镜操作培训流程,有效地缩短了电镜的培训周期,扩大了电镜培训的范围,提升了电镜的使用效率。电镜操作培训的全面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还为大型仪器的全面开放共享、校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引入培训、教学双模式,增加实验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北京科技大学针对透射电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三层次"(即基础理论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操作技巧培训)培训体系。以不同形式的培训为手段,为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的空间,搭建了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化的学习过程。从演示到理论讲解,再到实践操作的"三层次"培训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透射电镜实验教学的固有模式,有效地弥补了电镜实验教学中演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了透射电镜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和使用效率,为国家贮备电镜人才的同时,也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教学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材料网上虚拟实验室。通过建立材料虚拟实验室,实现直观、形象的虚拟实验过程,使知识表达科学、准确,实现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可以充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率,并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虚拟实验室打破实体实验室资源局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有效降低了教学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6.
材料的微观结构是研制、开发新材料,评价材料性能以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电子显微分析(如TEM,SEM等)是一类直接观察材料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对材料微观结构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程度的鉴别一直是电镜测试和大型仪器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为此结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工作经验,基于国际/国家相关标准的具体案例,依据现有的实验教学大纲,改进并创新了电子显微分析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以国际/国家标准内容为基准的实验教学流程,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标准化的认识与应用,提升电子显微分析实验教学水平,同时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开放与共享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