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恭亲王奕是清中后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的决策和行政作为对晚清中国走向构成很大的影响,该专题研究价值极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人物研究呈现兴盛的局面。但是,恭亲王奕尚未摆脱充当近代史研究"背景"的局面,专题研究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融入城市进程。要充分利用单位、社区、教育机构及服务组织等多种社会资源,加强对他们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吸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4.
晚清中国命运多舛,"甲申易枢"是其中的重要转折之一。至此,恭亲王下野。"倒恭用醇"之后,继以甲午战败,局面遂致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5.
宋代通过旌表孝亲,以宣扬孝道、教化乡民.同时大力倡导累世同居、割股疗亲等风气,引导民众的孝亲行为和意识,从而维护礼俗传统和社会秩序,加强政治统治和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辛酉政变”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界对于参与各方多有评价。恭亲王奕新积极参与“辛酉政变”,虽然首先是为了解决其生存问题,但是他正是以此登上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秉政二十余年,主导了非同凡响的“同光新政”。  相似文献   
7.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农村居民接受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和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主线) 社区养老保障(辅助) 家庭养老支持"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同时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8.
社会伦理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鸦片战争后,西学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形成强烈冲击.客观上也为社会伦理的进步带来契机.张鹤龄的<变法经纬公例论>可视为考察清末社会伦理观念变化的样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