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很容易判断答案为D.为什么选D,一般的解释是运用符号排除法,即首先判断出a≤0,得a√-ab^2≤0,从而排除答案A、B的可能性.再运用被开方数的符号,也应该相同排除C答案的可能性,这样就得到正确答案为D.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相似形之后,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如图1,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连结BE、CD交于O点.图中D、O、E点分四条线段得到四个线段比:AD:DB、AE:EC、BO:OE、CO:OD.己知其中任意两个比,求另外两个比.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相似形之后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如图 1,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 ,连结BE、CD交于O点 .图中D、O、E点分四条线段得到四个线段比 :AD∶DB、AE∶EC、BO∶OE、CO∶OD .己知其中任意两个比 ,求另外两个比 .这是一个常见的基本图形中的常见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 .但对于不同的已知条件 ,辅助线的作法也不相同 ,通常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找到适合具体已知条件的辅助线 .如果找到不同条件下辅助线的规律 ,则可大大降低思维的难度 .下面举例说明一种适合所有不同已知条件的辅助线 ,我们把它称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