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大国一致原则是战时盟国为维护战后和平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重要机制。其和平功能在于:一方面因范围小(五大国),所以在大国能达成一致的问题上,可以迅速采取措施,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大国意见不一致时,否决权保证安理会不能采取措施侵犯任何一个大国的利益,从而避免大国迎头相撞,危及世界和平。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危害性正在于绕开安理会,废弃否决权,破坏了大国一致原则,因而必将威胁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在蒋氏父子统治时期 ,两岸尚存“一个中国”的共识 ,因而有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李登辉主政后 ,岛内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 ,美国虽然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军售问题上有所承诺 ,但由于英文文本的措词已为后来的曲解留下缝隙 ,加上台湾具有战略价值 ,决定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对两岸统一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3.
联邦制是现代国家结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大国往往国内利益分化问题更严重,所以大国采用联邦制的比率更高,政治效果也更明显。美利坚联邦既是联邦制的典型,也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美国的联邦制经历了由"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到"新联邦主义"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代表民主制为美国奠定了权力制约的道德和法理基础;军队国家化,为美国拔掉了政治野心家的毒牙利齿;政党间竞争的合法化,使反对党在自身重大政治利益的驱使下,成为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制约的强大力量;分权则是在统治集团内部通过以野心对抗野心,用权力来制约权力来实现权力制约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美国代表民主制的形成,乃是代表制和民主制相互改造、相互结合的结果。民主的代表化,在本质上乃是民主政治的精英化。在民主政治精英化的同时,这种精英政治也通过代表的定期选举而实现了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安全领域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观,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对其狭隘性的批判声中,人类的安全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不再是惟一的安全主体,五种不同的安全主体,即个体居民的安全、民族的安全、政权的安全、国家的安全和全球人类共同体的安全都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传统安全研究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也遭到批判,安全问题被认为是主体间创造的,因此关注安全问题的主观性根源比强调其客观性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值得援助的“战友” ,到一个需要打压的对象 ,从阻止中共取胜 ,到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 ,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 ,不断地调整对中共的政策。这种调整与新中国第一个外交战略的制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虽然没有参加1955年的亚非会议,但由于多种原因,却非常关注此次会议。它既有影响此次会议的许多有利条件,也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结局仍非常无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