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骡子小议     
袁冕 《生物学教学》1996,(12):37-38
骡子是马和驴的远缘杂种,可以说是远缘杂交的典型事例。骡子体形偏似马,叫声却似驴。它的耳比马耳长,比驴耳短,尾毛多于驴,但远少于马。它具有马和驴两者的优良特性,即体质健壮,耐劳,耐粗饲,抗病力和适应性极强,挽力大而能持久,适于挽用和驮用。并且寿命比马和驴都长。因此,备受山区人们的青睐。 骡子有两种:一种是马骡(我们通常讲的骡子即指马骡),它是由母马与公驴交配生产的种间杂种;另一种是驴骡,是由母驴与公马交配生产的种间杂种,学名駃騠(juétí)。 由于骡子是由种间杂交所生,所以母子间的血型并不亲和。新生骡驹溶血病的发病率很高,可达30%以上。但由于母畜产生的抗体不是通过胎盘流向胎儿,而是直接进入初奶中,幼  相似文献   
2.
3.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也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到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各种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深刻变化。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对教育也提出信息化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育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信息化,而且要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体现信息化,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而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与数学、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生物课改 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决定着生物教学内容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征,其教学目标是以知识教育(狭义上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改落实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新课改的实践者——教师的水平和态度。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再好的课程改革方案、再新的课程教材、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无法显露其优点、发挥其优势,新课改也就难以深入下去。而现有的生物学教学现状,尤其是农村生物教学实际,确实存在着一些制约新课改实施的不利因素,其现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