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易》中的《震》卦既可以取雷声震动之象,也可以取地震震动之象。《震》卦的传播者为"祭主",传播受众为"君子"。《震》卦拥有独特的传播媒介方式。《震》卦给我们的启示是:《震》卦的基调是积极的,未来的发展走向是有益的;《震》卦所传达的信息是"生生不息"的创造性精神;《震》卦所表达的理念旨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主导力量,实践的深入发展使得两种教育在深层思维进路上的会通成为一种必然。会通既不仅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客观需要,亦是学术研究方法革新的重要选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创新方法、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素质、培养创新实践理性是推动会通顺利开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力量。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准确把握当下人类的共同价值思想,认清"普世价值"陷阱,深刻揭示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实现条件以及影响因素提供了基本思路。真正的共同体是实现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场域,必须克服类本质的异化,实现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