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些都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有意注意”。学习兴趣是随着学习活动的动机的发展而形成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
《俭以养德》选自马铁丁同志的《不登堂集》,已编入新编通用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这篇杂文针对一些人喜好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用典型的事例和透辟的道理,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批驳,指出勤俭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问趣,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问题,应该发扬光大。作者在分析、批驳和阐述中,始终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雄辩有力,入情入理。文章的辩证观点反映在哪些方面呢? 1.现象和本质。唯物辩证法指出,本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本质  相似文献   
3.
一年来,我以“学生方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获取知识,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提出疑问。每学一篇文言文,先由学生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独立书面翻译(包捂解释一些重点词语),并鼓励他们提出疑难问题,交学生各自思考和互相议论。教师再针对学生议而不  相似文献   
4.
要有效地提高中学议论文的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教学方法。养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受制于教材。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学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与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之有序,只有通过“思”,学生才能“从‘道’解‘文””,掌握文章的语言,提高读写能力。为达到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教学中必须把住“思维”这个核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兄弟。“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激疑促思,不仅应是议论文教学的着力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的讲解,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学生的主导作用,实用主义者以“儿童为中心”,又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都有其片面性。近些年来,教育家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教,是为了学而教。叶圣陶同志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破除“教师以讲解为务”的偏见和陈规,他主张教师“自始即不必多讲”,而要“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