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厘清志愿服务行为中的法律关系,是对相关法律责任进行定性的重要前提。志愿服务行为中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三方相互之间法律关系的复合体,具体构成无偿性委托合同关系或无偿性服务关系。在法律责任方面,基于无偿性委托合同关系,违反合同义务将产生相应的合同责任。在进行无偿性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利益可能因侵权行为遭受损害,因此,有必要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归责原则与责任的具体分担。  相似文献   
2.
根据修订后的新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结合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国家机关人员应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国家工作人员两部分,其本质特征就在于"从事公务",因此,"利用职务之便"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客观构成的本质要件,也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与普通犯罪的根本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3.
志愿者组织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中道德重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我国目前对志愿者组织在法律上缺乏统一界定,并且没有关于志愿者组织主体资格的具体法律规定,仅能从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找到相关规定.厘清志愿者组织的法律主体资格,并完善对其主体资格的相关规定,有利于维护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在法律行为中,动机一般不是行为构成要素,通常也不能在法律层面对其予以规范和调整。但附条件法律行为则是将行为人的动机附加于法律行为之中,从而使动机受到法律的规范与调整。然而,法律如何对其规范与调整,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无明确条文规定,在学术研究中同样未受到应有的注意。本文通过对附条件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梳理与检视,以期为立法层面上对附条件法律行为的规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并在分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新特点和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造就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