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袁贺 《成才之路》2012,(33):36-37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积极挖掘物理学潜在的规律,让物理教学充满活力。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从学术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长三角各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且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呈辐射状圈层结构。长三角一、二级中心城市对其他低等级中心城市具有绝对的经济辐射力,但是经济辐射带"重叠区"与经济辐射带"塌陷区"并存,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均具有较大的经济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带与其他城市均有重叠,而苏北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半径甚至不能覆盖其行政区范围,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辐射带"塌陷区"。  相似文献   
3.
专利申请量相对较低一直是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制约高等院校专利的因素,提出在科研成果评定、专利管理部门和学校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政治理论中,个人自由是一个支点。然而个人自由的哲学—人类学基础何在?卢梭曾极为缜密地构建了从自然自由到社会理性自由及自由之失落的完整逻辑程序。但学界对此逻辑次序并未予以充分的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该可以系统揭示卢梭关于自由的社会构造之逻辑,并确认该论说在卢梭思想体系中所具有的奠基性地位。  相似文献   
5.
卢梭是在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之一,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卢梭的研究一直没有淡出汉语学界的视线.本文对近百年来中文世界的卢梭研究进行初步清理后认为,卢梭作为政治思想家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形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卢梭充当的是中国革命的符号;而在后期,卢梭则主要以社会契约论思想家的身份出现.本文对卢梭在汉语世界的这两种形象进行了初步的勾勒,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指出中国卢梭研究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至当代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笔梳理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发现卢梭本人的声音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于人们对卢梭本人阐发的贯穿其政论、小说和回忆录中的公民观念的切割,导致其政治形象的多次重塑。本旨在整理和简评有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从公民观入手解释卢梭的政治思想是更合理的路向。  相似文献   
7.
袁贺 《历史教学》2004,(10):32-36
在近代至当代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笔者梳理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发现卢梭本人的声音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于人们对卢梭本人阐发的贯穿其政论、小说和回忆录中的公民观念的切割,导致其政治形象的多次重塑.本文旨在整理和简评有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从公民观入手解释卢梭的政治思想是更合理的路向.  相似文献   
8.
袁贺立 《大观周刊》2012,(21):232-232
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传递的信息是由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两部分组成的。在物理教学中,非言语信息是丰富的,交流也是广泛的。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教和学的过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