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遂林 《现代语文》2006,(12):21-22
今年,笔者上百次的深入中学课堂教学听课,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当传统的“满堂灌”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批判以后,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然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长期养成的惯性,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