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突破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有很多因素,如习惯、经验、旧知的固定倾向、有目的注意、模仿等。在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形成“思维嵌塞”。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越大速度一定越大”等。他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往往是从已经获得的感知经验自身诱导的思维定势出发,或者是一味模仿的思维方式,形成思维单一,缺乏灵活性。如学生在学习牛顿三定律后,初次接触到功和能时,仍然习惯于用牛顿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有的甚至在研究电荷在  相似文献   
2.
彩色电视及彩色涂料、印刷和摄影都有三原色的混合问题。随着彩电的普及,人们容易对什么是三原色产生疑虑,究竟是“红、黄、蓝”还是“红、绿、蓝”? 我们知道,外界的光学辐射作用于人的眼睛产生颜色感觉,物体的颜色既决定于外界的物理特性,又决定于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对380~780nm波长范围的光辐射作出选择性反应,从而看到各种颜色。人眼视网膜上能分辨颜色的锥体细胞有三种神经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