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裴笛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6):117-119
“慎独”作为儒家倡导的道德修身的重要方法和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意蕴、哲理取向和价值追求。有效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有赖于对“慎独”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慎独”对主体内省、真诚、自觉、深沉式的道德诉求和伦理期待,可以为解决当下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内在局限、外延延伸和内蕴拓展,对“慎独”进行现代转换,实现现代生成,进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整体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必须积极寻求创新的理念、方法和路径。在思想政治教育逐渐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诉诸当代影像,着力营造出教育的“陌生化效果”和“震颤效应”,逐步引导教育对象在“凝视倾听”中接受领悟,让教育对象“留得住”、“进得去”、“动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的枯燥乏味、软化虚化的牢笼,达到直指人心、悦目悦神、入身入心的教育效果。诚然,无论是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像诉求来说,未来的路都还很长很长。  相似文献   
3.
科研项目管理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寻求改革与创新已成必然。为了改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分散化、个体化、独立化、封闭化倾向,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原则”便显得尤为重要。以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观照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创新,必须高度重视科研团队的作用,充分发挥多学科互动优势,积极开展项目培育,重视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必须积极寻求创新的理念、方法与路径。当代影像文化因其形象的直观性和内在的影响力,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可行有效的“器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影像文化的“间性抒写”旨在体现二者之间的双向进程与互动效应,通过“陌生化效果”和“震颤效应”的着意营造,逐步引导教育对象在“凝视倾听”中接受领悟,让教育对象“留得住”、“进得去”、“动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的枯燥乏味和软化虚化的“牢笼”,达到直指人心、悦目悦神、入身入心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灌输"永远不可或缺,关键是以何种方式有效地实现灌输."主体间性"理论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拓展,为灌输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角与强有力的理论"器具".传统灌输教育由于单一主体化模式的凸显、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淡化、教育模式与"生活"的疏离,存在着明显的"主体间性"缺失.以主体间性为视阈观照灌输教育,应在"平等性"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在"互动性"中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造性,在"实践性"中解决受教育者的现实难题,不断增强灌输的渗透性和贴近度,使灌输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