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问题的提出实验总是有误差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去面对有误差的结果.在"用打点计时器测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中,因为仪器的限制,实际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值与标准值差别较大,甚至于学生觉得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结果.所以有时候实验中的误差是致命的."用打点计时器测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实验中有摩擦阻力的存在,包括空气阻力和纸带与计时器之间的阻力,它们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褚文伟 《物理教学》2015,(4):65-66,12
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解释转动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例子的分析,明确分析摩擦力时,是以施力物体为参考系,运动趋势是指物体刚开始运动时运动的方向,分析相对运动趋势时,运动起来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静摩擦力无关。  相似文献   
3.
新物理课程要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实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机会,不仅能起到明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