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并成  解梅 《家教指南》2006,(6):109-115
荣新江、冯培红先生于《历史研究》2001年1期同时刊出大作,均认为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这一结论有商榷的必要.考之史籍早在秦汉之际中原曹姓就已入居敦煌,其子孙又在河西一带枝叶分布.据《曹通神道碑》等,唐初谯郡曹通家族又因官居于瓜州,且屡立军功,荫及子孙,遂成为瓜沙颇为显赫的大族.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很可能为其族属.此外从归义军曹氏之婚姻关系、曹氏统治时期粟特后裔的地位及其影响等分析,都无法证明曹氏为粟特后裔.莫高窟一些洞窟中绘有曹议金的大幅供养画像和题记,画面上曹议金丝毫没有胡人相貌特征,完全为汉族面貌.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敦煌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一,胡人云集,胡风盛行,其中颇具代表的胡酒不仅丰富了当时敦煌的酒类品目,还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学史中的巨擘、泰斗、大师。他是后人很难企及的学巅峰派人物。他在学上的贡献令人瞻仰,而他的杂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运用工程领域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高等院校交通运输专业应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育资源,建立科学高效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为培养出社会实用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 ,秦人“图强自存 ;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的独特价值取向对秦国推行“立足本国 ,招揽天下英才”的人才强国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二者内在的互动关系使秦国的人才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人才个体化走向宾客集团化 ;从人才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这对秦灭六国及秦王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巨擘、泰斗、大师。他是后人很难企及的文学巅峰派人物。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令人瞻仰,而他的杂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鲁迅的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共编16个集子),其名称各具特色,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不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更体现了他高超的命名艺术。  相似文献   
7.
解梅 《兰台世界》2016,(19):22-24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档案作为用人单位在考察、录用毕业生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后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建设的对策,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是小草,就要茁壮成长;是鲜花,就要倾吐芬芳。”这是我们的班长——徐梁栋同学自题的座右铭。说起徐梁栋,同学们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的。他是独生子,却没有“小太阳”的娇气;他勤俭节约,却多次帮助班内的贫困同学;他取得了一个个荣誉,却从不示人,至今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胡旋舞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粟特民族,即汉文史籍所称的"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昭五九姓",以善于商业活动而著称,同时他们还"好歌舞于道".在与中原进行商业贸易的时候,粟特人将本民族的乐舞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进而胡舞胡乐在大唐帝国风靡一时.唐代诗人元稹在<法曲>中对于这一情景有所描述:"自从胡骑起烟空,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转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人王建<凉州行>中也反映了唐代西域乐舞风行的情况:"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相似文献   
10.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月饼又称胡饼,那么胡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关于胡饼的由来,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胡饼出自胡地,"胡"字原指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后来引申为国外的民族,如《后汉书·五行志》所记:汉代的时候,“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