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语比书面语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要求人才具有政治、业务素质外,还须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机智的应变能力、往来应酬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要有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沟通和传播信息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开放,人才流动以招聘与应聘为主要方式,各种人才的择业、就业均有赖于自我“推销”,否则就会“养在深闺人不识”。口才在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萧红的小说中存在着个体意识与国民意识对立、女性意识与男权意识碰撞、生命意识与死亡意识对抗等文化冲突,形成了一种复义结构,这些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无限的阐释与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间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供求不匹配。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源的合理性分配问题更应得到重视。文章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和再次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个人能力资源是影响初次就业区域选择的最大影响因子;专业-户籍是影响再次就业区域选择的最大影响因子;再次就业群体更加关注就业地是否适合自身现状、是否适合长远发展;再次就业群体相比初次就业群体的区域选择,增加了对婚姻的考量。  相似文献   
5.
6.
当前“四风”问题被视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障碍并呈现出顽固化、复杂化特征,纠正“四风”问题道阻且长。在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大量事实表明,党员干部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主体部分,其家风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社风、党风、政风。为此,在梳理“四风”问题主客根源和家风文化价值意蕴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化解“四风”中的引领作用着手,重点从家风文化要领、行为规范、利用家庭文化处理社会事务为切入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庭文化两者相耦合。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口语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技校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轻视和忽略学生听说能力的现象仍为数不少,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本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曾尝试“四步”训练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语音训练由于技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他们说话时各自带有浓重乡音,不标准的普通话往往让人难以听清、听懂,这已成为师生、同学之间沟通的障碍。因此,语音训练必须让学生学会和讲好普通话。主要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