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我国经济学界最近几年来关于这一理论的讨论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争论。近来重读《资本论》,有些收获,现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私人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论,而不是专门用来说明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们作为人类劳动而相等,并且采取了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的形式”。揭示“商品生产这种特殊的生产形式所独具的这种特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任务和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它的基本依据是人类历史的事实和经验,而不是逻辑的“假设”和“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非难,说明了它们对于这一理论的实质和方法的无知。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26日,是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其中包括作为这个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这些思想,深刻地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译丛》1983年第4期发表了列宁《对罗·卢森堡〈资本积累〉一书的批注片断》。在此以前,该刊1979年第2期还曾发表过列宁《论罗·卢森堡〈资本积累〉一书的文章的提纲草稿和材料》。列宁的这些批注和材料,已经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认真研究这些批注和材料,将有助于全面领会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的论述,也有助于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列宁的上述批注和材料,在国内是由我和陆立军、巫继学同志首先加以引用的。1980年,在我单独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进一步引用了列宁的原话,认为他曾经“十分忿概地”把卢森堡关于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说成普遍规律的言论斥为“胡说八道”。此后,王慎之和王绍顺同志亦曾分别引用了上述这句话。而《经济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的任微同志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商品性和非商品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前段时间关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讨论中,一部分同志主张把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观点,作为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前,有的同志对此已经提出了质疑①。我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篇短文中,也提出过类似的不同意见②.本文进一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