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与良性互动以促进我国中小学学校城乡教师力量的相对均衡,日益成为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出发,以推动城市教师向乡村学校良性流动为目标,全面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城市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主要制度障碍和相应的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校长专业化日益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校长培训专业化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笔者从培训课程设计在校长培训专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人手,尝试从培训课程观、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探究推动校长培训专业化的路径和对策。 1.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内容 校长培训作为一种为校长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教育服务的职业,其专业化标准主要体现在校长培训师的专业程度、培训设计的科学性、培训管理的规范性及培训资源的整合性等方面。其中,培训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技术性很强的T作,对设计者的学术素养、资源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及职业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需求”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追求”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探讨,并就如何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追求”取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均衡与城乡教师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师资的匮乏和教育生源的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政策的双向要求,使得城乡教师交流迫在眉睫.可是从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对等原理的角度来看,参与城乡教师交流过程的主体只有在一定收益的推动下才可能甘愿去承担城乡教师交流所要承担的成本.本文从政治驱动、利益驱动、混合驱动和专业驱动四个角度去揭示城乡教师交流的动力因素,并着力从制度的执行、外在的帮助、内在的强化三个角度构建城乡教师交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