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被当成一种不受欢迎的消极的存在。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让“静”下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3.
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5.
6.
惊讶这个普通的词,当它和教育连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一种境界:教育,应交给学生一份惊讶,培养一颗惊讶的心。教育,应让学生少一份机械接受的沉闷和压抑,多一份自我实现的惊讶和喜悦。这份惊讶和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提问应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教师巧妙的没问,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探究、发现和创造。然而,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肤浅化、随意化的倾向,激发学生思考还没有成为教师的提问自觉。因此,积极寻求教学改进新路径,创设引领学生思考的提问教学很有必要。自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节律是怀特海在1921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每一个周期都包含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三重节奏循环,每个循环都是一个单独的细胞,智力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众多个这种细胞构成的有机体组织,而教育的全过程都要受制于这三重节奏的支配[1]。本课题研究以怀特海的教育节律思想为指导,从"神塑"和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实践中,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倾向:把“沉默”当作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却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课堂上,发出的教学指令常常是:“请同学们踊跃回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赵校长是一所农村中学的校长,在带领全校教工争创省三星级学校的过程中,一些人建议:很多创建成功的三星级学校,都有气势雄伟的办公楼,而我们至今还在平房办公,相比之下,显得土气,因此,争创省三星级学校,首先要盖一栋办公楼,让学校气派起来。老实说,盖办公楼的想法在赵校长刚上任时就有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深刻地理解了这所学校,反而自我否定了盖楼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