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汉语有大量的主语省略句。本文拟从句法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比汉语主语省略句和对应的英语译文。汉语注重意合,允许主语省略,句间关系隐含。英语注重形合,一般不省略主语,句间关系明示。汉语主语省略句有衔接功能,其英译主要靠词汇手段衔接。翻译主语省略句时,译者应该充分意识到汉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通过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本文基于语料库,对英汉语言中的人体部位词"眉"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眉"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相异点。这一事实体现了人类语言均以身体部位经验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词化程度的视角,通过对比英汉语中表达使役关系的单纯词、派生词、转类词以及复合词,发现英语在表达使役关系时词化程度高于汉语,两种语言的使役关系表达方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术界对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庞德荚译中国古诗中误译的典型范例,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来分析其误译的根源,据此认为庞德的翻译是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这三要素的制约下,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其误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樊璠  许希明 《现代语文》2013,(5):131-133
本文从反身代词的基本定义着手,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乔姆斯基的"管辖"概念,分析约束原则及参数化理论下英汉反身代词的约束对比及相关习得的异同,进而提出此异同下习得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本文旨在运用扎德的模糊集合论揭示汉语中"两下"的语义模糊性现象,根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经验图示与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范畴理论,探究"两下"语义模糊性本质来源。进而基于CCL语语料库分析动词对"两下"语义模糊性的制约作用,"两下"与"N下"的区别,并简要分析"两下"的表达作用。通过对"两下"语义模糊性的探究,深刻理解"两下"的运用,揭示汉语的柔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师专"),学制二至三年,不授学位,办学体制在世界上独具特色,英语中似无视成的对等词。"师专"究竟该如何英译?学术界见仁见智,王宏远先生在《中国翻译》1995年第4期发表的《"师专"与"师院"的英译名应有所区别》一文,颇令英语学人感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