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一、调整好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本身的言行与精神面貌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它能直接感染学生,可使学生在与你第一次见面时被你的风采深深吸引住,从而产生好感,产生共鸣。因此,最初接触学生,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仪容,要端庄大方,学生就会对教师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接下来要把握“开门红”,上好第一课,这是第二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在上课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尽量将最具吸引力的专业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注意使用逻辑严密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给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幼师职业教育的生源大部分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和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的中专生源的音乐基础比较差,仅学习一点简单的乐理常识,并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音乐素质训练,学习音乐起点较低,钢琴弹奏基础较差,很多农村的生源甚至连钢琴都没见过,几乎都是零起点。  相似文献   
3.
一、理论与研究综述1.认同与国家认同概念认同(identity),即"我是谁?"。最早由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法将其引入到心理学范畴进行思考。以弗洛伊德为基础,艾克里森提出"自我心理学"并认为"认同"是连续而有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是人通过在社会交往中显现出的差异性而产生一种自我认知、自我界定,对自身特征的认识。而随着国外由逻辑实证主义向关注本体的人文主义学术思潮涌现,关于"认同"的研究更成为人文学科的研究热点,成为当代学术界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族群)、国家这类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