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学校引进教学督导机制,督导评价就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应该公开、公平、公正的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见证者,最有权来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且为了避免学生的片面性,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评教,几乎可以达到完全抽样,真实反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二是学校和院督导员对教师作出的评价。督导评教是学校和学院督导员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随机听课完成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这里有很多的偶然性,从而影响了教师评教结果的公平性、客观性。例如讲课内容、讲课时间、督导员个人的心情、感情、好恶等因素,单凭一节课来评价一个老师的上课的好坏就有失偏颇了。另外,督导员的数量有限,是小样本数据,并且还不是每位督导员都会给出每位教师的督导评价,这样形成很多缺失数据。本文集中考虑学校和院督导员对教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和西德尼·J莱维在1969年《扩展市场营销观念》中提出扩展市场营销的观念,认为非营利企业(图书馆、慈善机关、教堂、政党)和营利性企业都可以进行营销活动[1]。1977年,加拿大Lawrence在((CanadianLibrarJournal))上发表文章"Libraries:a Marketing Resource"提出图书馆也是一种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