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成立了《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课题研究期望在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评价要求和作业量的情况下,对普通小学教师的教学和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研究,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进一步探索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期课改以来,随着对教师创造性的不断推崇,解读文本的多元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赋予作品新的意义,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说明:《萤火虫找朋友》是(S 版)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听听读读”课文。文章写萤火虫找纺织娘、小蚂蚁做朋友,但又不愿意帮别人的忙,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列的事,告诉人们只有乐于助人,才能成为别人的好朋友的道理。这是一篇童话,它采用拟人的手法,赋小动物们以人的思想、语言,写得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爱。文章中写萤火虫找朋友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萤火虫为什么找不到朋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过去提倡对教材要“钻得深、吃得透”,这话本身是正确的,至今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我认为怎样“深”,怎样“透”,光从教材考虑似乎不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应该对教师文本解读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点,笔者从实践出发,提出一些文本解读的视角,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