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质就是促使我国教育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等院校如何才能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新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加速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呢?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应该重点研究和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日前,在由北京邮电大学发起并承办,有教育部直属的22所学校参加的首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谈振辉、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有关问题做了精彩发言,征得作者同意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教 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计划办学 ,统一领导 ,部门分配 ,待遇一样 ,学校的生存与教学质量的矛盾不明显 ,不突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 ,学校自主办学受社会检验 ,学生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 ,学生按能力取酬 ,竞争上岗 ,学校因质量升降 ,优胜劣汰。因此 ,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社会竞争实力 ,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进入21世纪 ,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更加明显。科技、文化、经济、人才的全球化使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另外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加入WTO都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北方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等四所学校同属交通大学源流,迄今已有104年的发展历史。在学校漫长的发展史上,最近20年是我校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果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学校抓住3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即“211工程”建设、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苦练内功,锐意进取,各方面工  相似文献   
5.
A HF receiver for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Kalman filter and channelestimator is propo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scheme is about 2 dB better than that of Decision-Feedback Equalizer based onSquare-Root Kalman Algorithm(SRKA/DFE)and it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lower than that of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Estimation(MLSE).  相似文献   
6.
校长致辞     
知识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的源泉,而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愿意与社会各界一起,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科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等教育的发展,核心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搞好了,学校的发展就有了根基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如何科学地规划学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学科建设关键要在“需要”、“特色”和“机制”上下功夫,才能保持活力,加速发展。一、学科建设必须瞄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有作为”来凝炼学科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做了深刻的论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