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母亲的发饰     
母亲是梳发髻的。她每天早起,不论多忙.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梳妆台前梳理她的头发。这时母亲十分恬静,她把发髻打开,让长长的黑发披散开来,先用篦子篦那头发,理顺,去掉乱发,然后用刷子给头发上油。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同学们,我很高兴能够参加你们今天这个隆重,庄严,而又热烈的毕业曲礼,并亲自向你们祝贺,要是我没有记错,你们是在21世纪的第一年进入北大的,因此,你们是本世纪第一批的北大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感悟     
生命是一道流向远方的水,对于以往的遗憾我不愿叹息。我愿这小水流是鲜活而不腐的。它只知一径地向着前面流去,并不湍急,也不浩大。我知道它有停止的一天,但它只知流动。我不相信伟大或不朽,我只知道作为平等的人,他对历史的尽责。少年壮志,青春狂傲,于我都成了昨日。生而有涯,但愿生而无愧。我期望着推迟衰老的到来。对于令人羡慕的青春,我喜爱"20岁的教授"  相似文献   
4.
中学的语文教育是引领,它的意义更在于启发。这种启发全方位地诱导中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启发青少年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所有的成长者对于哺育他成长的一切,永远都怀着无尽的感激。中国语文学术界的泰斗谢冕先生回眸他当年走过的道路时,深深体味出了他在中学时代受到的语文教育给了他最初的也是最美的滋养,是他以后走上文学之路的最重要的桥梁。也许多年之后,当你回首来时路时,会有很多与作者相同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我的感言     
学术论文体现研究的成果,应以科学性为首要目标。就是说,它必须首先占有充分的材料并立论于事实的基础之上。这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前提。离开了这一点,一切都是空的。常常看到这样的文章,不注重甚至忽视对第一手材料的掌握,下笔万言,夸夸其谈,浮华得很。这种倾向,在当前的文学批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些文章,说是文学批评,却难于看到批评的对象。它批评的应是作家和作品,但就是让人感觉不到作家和作品的存在。说是研究,却堂而皇之地隐失了研究的对象,还有什么样的缺点比这更不可原谅的呢?学术论文仅仅有材料当然还不够,这只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若是在第一步便停  相似文献   
6.
一部小说的预告——刘鹗论(上篇)谢冕唯一的成功1898年,当中国一批投身政治改革的知识分子,他们关于未来中国的想象在现实的魔影面前被砸得粉碎的时候,有一位一直梦想着以个人之力参与实业建设以振兴国运的知识分子,也以失败的结局从他投身的山西煤矿被弹劾回到...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对"新诗主体论"的怀疑,谢冕认为,古典的方式不可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新诗依然是而且始终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感的最适宜的方式。朱寿桐认为,汉语新诗的主体地位有其必然性,它是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建设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谭五昌认为,"新诗否定论"本身有其逻辑错误。周晓风、程小诗认为,旧体诗的语言制约了诗歌表达而导致了言文分离,只有新诗才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李永东认为,新诗主体论本身是有限度的,应该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8.
谢冕 《红领巾》2004,(3):65-67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诗由群体返回个人,由外向走向内心,尊重诗人创作的个人感悟、体验以及充分个性化的艺术实践,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这种个人化以无可置疑的单一性和排他性出现,诗忘记了其内在的诉求,完全与世隔绝,偏离了它的读者.诗应该回归本位,诗应该是情感的、思想的,应该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灵,能够疗救人的精神而始终引导人们前行.  相似文献   
9.
应该向这位诗人致敬。不仅是因为他在20世纪的大多数岁月中,以他丰盛的创作为中国新诗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不仅是因为在中国大陆实行开放政策之后,他为促进两岸三地、以及世界华文诗歌的交流互通起到了桥梁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的视野得以拓宽,使意在整合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第一步——“大中国”的诗歌蓝图得以浮现;更是由于他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以他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爱心,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了国际性的重大题材上,在巴以冲突中,也在科索沃战争中,他的声音汇入了世界人民的热爱真理、伸张正义和争取和平的大潮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活动,赢得了世界诗歌界的普遍敬重,也为中国诗人赢得了荣誉。 犁青先生生于战乱。童年和少年时代曾陷于生存的困境之中,忧患促使他早慧。他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写作。早年的诗歌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的苦难。他触及时事,对当日的社会痼弊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当年他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尖锐有力。他的诗《来,我问你,你把胜利带到什么地方去》,由急促的短句组成,节奏明朗有力,充盈着批判黑暗和召唤光明的激情。犁青早期此类诗风,深得田间鼓点的神韵。他那时年轻,博采众家,多所择从。若论及个人风格,则有待时日。但从基本倾向上看,因为所涉多及世事,故以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校园     
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