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56页例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1)把1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其中的2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参加下的教和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在这个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参加者和探究者;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点拨和调控的作用。看一节数学课上得如何,不是单看教师讲得怎么样,主要是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最大限度地参与了探究。教学中教师进行演示和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13~11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角的画法探讨过程,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准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2.让学生在对角的自主分类过程中,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加深他们对这些角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分类意识。3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教学时,不仅教师要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幻灯等进行直观演示,还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达到掌握知  相似文献   
5.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0页例1。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弄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量之间的关系,理解“速度和”的概念,掌握“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答:(1)小华每分走50米,2分走多少米?(2)小英2分走100米,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相似文献   
6.
“三角形的认识”,是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或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起始课,它不仅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重要基础,更是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方法,会按照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前,找准联系,作好铺垫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见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0页)是由简单应用题发展而来的。教学前要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熟悉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为学习两步应用题作好铺垫。1.例1和例2教学前的铺垫练习。100页的例1,是由“求剩余”和“求和”这样两道简单应用题纽合而成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102页的例2是连续“求剩余”问题。在解题思路上,这两个例题都是  相似文献   
8.
小学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第二单元中,安排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求两个部分效的和”应用题的解法和“同样多”、“比一个数多几”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加深对已学的一些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加法意义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要抓好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重点做好四项工作:抓培训,促进队伍专业成长;抓研究,促进教师能力提高;抓管理,促进教学行为规范;抓均衡,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学会用“凑十法”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