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非理性职业生涯信念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有关生涯发展方面的非理性想法,其经常会以功能失调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职业发展.文章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中的实践,系统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常见五类非理性职业生涯信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依恋理论、霍妮的焦虑理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从发展心理病理学的角度 ,分析了各个理论心理障碍的形成机制并得出结论 :前三个理论对心理障碍的解释在本质上统一于对象关系理论的核心假设———强调对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自我表征以及自我表征的早期发展。将它们整合起来共同解释依恋理论内部工作模型的形成机制 ,可增强此理论的说服力 ,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依恋测量工具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大学生生涯教育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提出大学生生涯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学科定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和学科管理等方面。构建了两个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理论模型,包括生涯发展结果模型和生涯教育基本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5.
6.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职业幸福感作为个体幸福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科研人员创造力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依据资源保存理论的资源创造假设和资源保护假设,构建了一个职业使命感影响科研人员职业幸福感的双过程模型,考察了趋近式工作重塑和回避式工作重塑的不同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三个时点进行数据收集,共获得257个有效样本。通过线性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控制了核心自我评价之后,职业使命感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活力和主观专业高原仍有显著增量预测作用;(2)职业使命感通过资源创造过程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活力和主观专业高原产生影响;(3)职业使命感通过资源保护过程只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活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对主观专业高原没有显著预测作用。本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职业幸福感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