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范畴史--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人类争取自由的思想工具“范畴”这个词,无论德文(kategorie)、俄文(категория)、英文(category)或是法文(categorie),都是从希腊文κατηγορια演变而来的。原意为种类、类别、等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把它用到逻辑学上。他给概念分类,分为十种范畴。此后范畴这个词就用来指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2.
转向认识论前提的考察十七世纪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涉及认识对象问题的争论。唯理论者认为感性事物变幻莫测,只有“实体”才稳定可靠。他们把“心灵”“上帝”“物体”之类的实体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在他们看来,实体独立于特殊事物之外,不能被经验所感知,只能靠理智的直观。然而,在经验论者看来,只有感性事物才是认识的对象,一切知识都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所以,洛克虽然也承认上述三类实体的存在,却又说其实我们对它们毫无所知。我们只能认识对象的可感性质一“名义本质”,无法认识对象的“实在本质”。这样,作为认识对象的外界事物究竟是怎样的,是象我们在经验中所感知的那样,还是另有某种独立自存的实体?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执一端,问题并没有解决。进入十八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范畴史的分期范畴史的分期应当反映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范畴史是人类认识史的缩影,它以浓缩的逻辑形态反映人类的认识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不甚深刻到较为深刻的发展历程。当然,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的实践,但历史证明,认识兜的发展线索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线索并不是机械的同步关系。例如,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4.
人与知识的和谐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结合为一 4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呼唤"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结合为一",从那以后,人类进入了理性发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同科学的关系是值得注意的。它们互相依存。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阿耳伯特·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6.
范畴史从哪里开始?这是一个方法问题,但又不单纯是一个方法问题。因为它首先涉及范畴的起源和实质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范畴的起源和实质问题上,各派哲学历来就存在着分歧和争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曾经从反映论的前提出发,把范畴理解为人类理性的产物。对于它的来源,有的认为是经验的归纳,有的认为是直观的形式。他们不能解释这样的事实,我们每一代人从开始懂得想事起,并没有也不可能从头做起,从自己的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当代美国哲学,其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倾向,而多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则是哲学向各种学科领域渗透,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哲学分支和流派。在美国,除了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外,还有社会哲学、价值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等等。其中,管理哲学是一门值得注意的分支。它兼有浓厚的哲理性和直接的实用性。它孕育于西方管理理论之中,形成之后反过来又对西方管理思想发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当前,我们在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很有必要对渗透于其中的管理哲学思潮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的目的。本文就当代西方管理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提供一点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8.
实体和属性古代范畴史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形成了一个高峰。他提出的范畴体系既是古代本体论范畴的集大成,又是当时各门科学成果的总结,因而成为古代人类认识史的光辉结晶。恩格斯指出,亚里士多德“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形式”,并把他称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到处都显露出辩证法的萌芽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主题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从对立走向统一近代西方哲学的各种对立,十八世纪发展到了顶点。休谟把经验论推向极端导致了怀疑论,唯理论则演变为莱布尼茨--沃尔夫独断论体系。法国唯物论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然而却完全忽视了思维的能动性。他们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中高举自由的旗帜,把自由看作人的天赋本性;但又说人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受着外部必然性的支配,这样,在理论上便陷入无法摆脱的二律背反。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兴起了,它代表着尚未成熟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德国资产阶级既憧憬着革命,又不敢触动严峻的现实。面对着种种的对立和矛盾,思索着统一的途径,他们把这些对立:经验和理智,自由和必然,理想和现实,集中起来概括成为一个最高的哲学命题: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任何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它是否具有真理性。然而,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却利用强权和迷信,禁止人们用实践去检验他们的那一套,在思想理论领域设置了许许多多的禁区。至今,这些禁区还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充分揭露林彪、“因人帮”设置思想理论禁区的荒谬性和反动性,阐明马克思主义无禁区的道理,这对于促进人们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