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例1如图1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4m处由静止滑下,若动摩擦因数均为0.5,斜面倾角37°,斜面与平面间由一段圆弧连接,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相似文献   
2.
碰撞是物体相互作用一种常见的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完全非弹性碰撞应用得更为普遍.本文从最简单的碰撞模型出发,讨论许多与之相关的物理过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07,28(6):24-25
1扭秤装置测引力常数G1798年,即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100多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图1如图1所示,卡文迪许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轻而坚固的T形架,倒挂在一根金属丝的下端.T形架水平部分的两端各装一个质量为m的  相似文献   
4.
弹簧面面观     
由于弹簧特性使得与其相连物体所成系统的运动状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隐蔽性,加之弹簧在伸缩过程中涉及力和加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所以弹簧试题也就成为高考中的重、难、热点.弹簧类试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08,29(1):34-34
本刊在2007年第6期刊登了《对一道斜抛运动竞赛题解法的再探讨》一文,该文利用4种不同的方法求解斜抛运动的最大射程,读后深受启发,本文介绍第5种方法——安全抛物线法.  相似文献   
6.
碰撞是物体相互作用一种常见的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完全非弹性碰撞应用得更为普遍.本文从最简单的碰撞模型出发,讨论许多与之相关的物理过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精彩的物理实验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笔者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精心设计好的实验很难让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这种情况在光学实验中更为突出,因为很多光学实验只能在特殊的位置和特殊角度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笔者最近用家用数码摄像机(简称 DV)辅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 DV 与电视机或投影仪相连,使电视机或投影仪上的图像与 DV 液晶屏上的图像同步,这样 DV 就可以摆放在任何的恰当位置向全班展示实验现象了.由于 DV 并不是实验仪器,只要是  相似文献   
8.
1求物体的位移例1如图1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4m处由静止滑下,若动摩擦因数均为0.5,斜面倾角37°,斜面与平面间由一段圆弧连接,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相似文献   
9.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08,29(4):36-36
自高中物理中引入多普勒效应问题后,无论是高考还是物理竞赛中都出现了相关的试题,由于多普勒效应问题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此类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本刊2006年第7期的《巧用相对运动分析多普勒血流计与声纳原理》和2006年第9期的《图像法巧解“多普勒效应”问题》两文分别介绍了如何利用相对运动法和图像法处理多普勒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11,32(6):23-24
当一个力学体系处于稳定平衡时,势能为极小值,这称为最小势能原理.最小势能原理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在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学阶段,通过合理的构建物理模型,寻找系统的能量关系和平衡态的特点,再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我们可以解决物理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甚至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