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语)语言一定要有文采,否则就难以传之后世。按现今时尚的说法,语言也须包装,亮丽的语言,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吸引入的眼球。写文章犹如人的着装打扮,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如果衣着得体入时,色泽艳而不俗,再巧施粉黛,必然赢得回头率无数。写作当同此理。语言的“亮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看似困难,其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下面介绍几种让语言“亮”起来的方略:一、在修辞中求美——用多样化修辞包装,使之百媚千娇修辞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表达效果增强了,所用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和欣赏…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校基础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个人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呢?笔者在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2 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 ,社会对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学校基础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以适应个人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呢 ?笔者在此略陈管见 :一、激发内在动力 ,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动力有内在与外在之分 ,老师和家长的嘱托、同学间的竞争、适当的奖励等属于外在的动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外在的动力只是促成学习的条件 ,内在动力才是学习的关键。只…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