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  相似文献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课标”中年级阅读目标中明确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一名基层教研员,在逐渐走近石皇冠老师之后,心中总会出现莫名的感动:感动于他扎根乡村为了乡村的学生们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执着与不懈;感动于他求真求实"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全身心投入;感动于他学习涉猎之广"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宏大视野。石老师给了我头脑风暴式的"袭击",石老师突出的亮点在于:"黄金格练字""先阅读后识字,无意识字为主""先识字后学拼音""大量文言文的学习"等,给一线的广大教师传递出了一种理  相似文献   
4.
读到过这样精辟的一句概括: 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抓住了阅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虽然“语言”的范畴是很广的,但“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这是不可疑的。每一个词代表的是一个概念。学生每掌握一个词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了一次概括和区别。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如电视节目中的品牌栏目,收视率高,让人乐此不疲?当然语文学习自有它的特色,自有它的局限。但假如课堂上加一点趣,加一点活,孩子们一定会津津乐道,一定会如饥似渴的!尤其是教材中编排的一些说明性的文章,我们是否应在备课时寻求那智慧与乐趣的交汇点,让我们的课堂理性与激情携手?基于此种思考,我对《太阳》一课以“拟人化”的活动方式进行了突破常规的教学设计。实践中,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活动一:故事引趣,导入新课以《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可以请同学们讲这个故事,也可以由老师讲,旨在激发…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但是,我们难以突破一个“瓶颈”——在品读文章时,如何能让学生反复的读,越读越有滋味,达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效果?当然教学的方法如同通往罗马的大道,不止一条,可是在众多的方法中,有一种经典的方法——变换情境,反复引读,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谭培霞 《小学语文》2011,(12):23-25
我们总是说“朗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说它是“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它是“手段”,是因为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朗读可以帮助再现形象,还原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一言以蔽之,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感知文本、感悟写法,即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那么,如何通过适切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正确而深入的解读呢?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而言,是唤醒“内因”自主奋斗的原动力。意识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只有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矛盾时,才会主动地问一个“为什么”,此时,我们说学生才真正地启动了思维。因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是思维品质深刻性的表现。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了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发展。同时,问题意识有利于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质疑”便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质疑”能力需要培养,这已成共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但就目前而言,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仍极少有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原因是很不好驾驭,弄不好会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失去了目标,打乱了教学节奏。有些老师虽比较胆大,但面对学生的质疑不敢深入,甚至不置可否,终了只做了课堂的点缀。将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后,如何进行引领,使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标服务?如何点拨学生学会以疑促思?这应是我们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源头",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折射出解读时不关注文本结构与作者思路,教学缺失整体感的现象。我以几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文本结构与内容相辅相成,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案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老舍先生的《猫》是一篇经典作品,课文写了我们家猫的性格古怪、淘气可爱,语言亲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课文从篇章的角度看,一至三自然段写了猫的古怪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