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心即理”是理解陆九渊心学的最重要的哲学命题,陆九渊在宇宙本体和社会伦理的意义上,提出了“心即理”这一命题。“心即理”的真实意蕴在于心理合一,而且与朱熹“心与理一”论相比较,这种“心理合一“具有直接、简易、人人可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涪陵北岩是重庆市内一处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胜辞典》中均有收录。北岩自宋代程颐谪居于此后,经过历代发展,逐渐由一处丛莽嶙峋的山林之地转变为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要之,其具体内涵有教授生徒、精研易理、理学重心、潜心治学等内容,并且对涪陵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万县因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成为四川省最大的桐油出口市场以及川东地区最大的桐油集中市场,加之政府设关对桐油市场贸易进行管辖,使生产者、中间商和出口商构成的贸易体系得以逐步完善。桐油贸易在万县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带动了万县手工业、金融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支庞大的桐油商人队伍,由此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扩大了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助推万县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名人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涪陵是具有悠久历史,两江环抱独特的地理特征的城市,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代名人汇聚于兹,造就了深厚的名人文化资源。涪陵名人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独特的精神品格、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名人笔下美好的历史形象、丰富的文化遗产四个方面。涪陵名人文化的开发应深挖文化内涵、着力旅游开发、夯实物质载体、突出规模效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杜甫去蜀原因,一直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传统说法有三:一是“东归江陵”说,二是武“欲杀甫”说,三是“武卒”无依说。笔根据杜甫一生的政治思想、生活状况及归乡之志分析,认为传统众说皆不符合事实,杜甫去蜀的根本原因应是“出仕为郎”。  相似文献   
6.
涪陵北岩是重庆市内一处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胜辞典>中均有收录.北岩自宋代程颐谪居于此后,经过历代发展,逐渐由一处丛莽嶙峋的山林之地转变为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要之,其具体内涵有教授生徒、精研易理、理学重心、潜心治学等内容,并且对涪陵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