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混合式教学"的开发和利用,必将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引起教学重点难点的转移,引起教学内容安排和训练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如何上好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关键。面对滞后于信息社会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时代的转型与重构。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新时期的应用文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教育者不得不另辟新径,丰富教学内容,与“互联网速度”赛跑,将更新、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充分证明教学存在的旨归,使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是大学基础教育科目,是学生写作能力和学生形象思维培育重要的课程,也是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就该教育原则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文化通过教育传承,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321"工程为例,研究高职院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谭苏  刘红梅 《教师》2014,(2):53-53
在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高校为例,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以期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谭苏 《兰台世界》2012,(30):67-68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景象被后世称为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现在,百家争鸣产生的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当中应当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的作品平中显奇,淡中有味,具有独特的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这与汪曾祺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对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浅要分析汪曾祺作品的语言所具有的韵味之美。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是社会得以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的各民族文化却有不同程度上的流失,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传承民族文化人才的缺乏.这不仅制约了中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出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并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通过对昆明十所高校进行问仓调查及其教学资源的调查研究,对高校对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的可行性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重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相互融合,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世界,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社会建设带来空前的飞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与之密不可分,它已经被利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络及其相应教与学支撑平台的出现则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对常规的教学模式带来一系列全新的变革,互联网也为新时代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模式提供许多重要的启发和素材,有效的提高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