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学法是人们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数学学法的形成依赖于数学学习实践和对数学学习规律的科学认识.数学学法是特殊的数学素质,数学学法指导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用素质教育的学习观分析学生数学学法的形成和发展,用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探索和创造数学学法指导的策略和艺术是数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切实加强对数学学法的指导和研究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中国至今未能产生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事实出发,反思基础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设想。论述了师范院校生源与基础教育质量的关系,基础教育师资质虽与工资待遇同步提高是师范院校获取优质生源、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高素质杰出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教材《代数上册(必修)》P_(204)《两角和与差的余弦》一课,在学生学过任意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用单角的正、余弦函数表示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教材采用解析法并借助单位圆导出公式 cos(α β)=cosαcoβ-sinαsinβ(简记为 C_α β)).但在公式推导过程中作出角-β不易被学生接受,而作出角β显得自然且同样可以推证公式,是学生探索的必然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依此途径探索的引导应列入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数学的发现是经过探索、研究而形成的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中学生的数学发现是在特殊的数学学习情境中,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探索实践中获得的信息,运用数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展开创造性思维而形成的。探索、研究、创造是中学生数学发现的必然途径。引导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的指导性行动。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