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基础教育的纵深发展,教育市场逐渐形成并充满竞争,有学主张“走向理念办学”,认为中小学不能拘泥于陈旧的办学模式,不能满足于短期的规模效益,而必须着眼长远,整体考虑学校的办学理念,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理念对学校之重要正如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正光认为的“有理念之组织方能长治久安,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塑造优质之组织化,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凝聚组织之共识,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分享共同价值观”脚。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但现实中各个中学的办学理念的建立状况参差不齐,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学办学理念的现状作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明确了教学要以素养培养为导向,但通过课程学习所要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内隐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手段才能够培育。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教学评一致性”,指出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4.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