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教学目的:让儿童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关系祖国繁荣昌盛的大事。课前准备:制作民族分布图表。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壮、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55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大,占全国总人口数十亿三千万的93.3%。从古代起,各族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下面,请两位同学(事先作好了准备)讲讲我国历史上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使儿童明确“祖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做好准备。课前准备:1.将《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7—38页的“旧俄历史的特点之一”到“或者我们被人打倒”制成录音。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让儿童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科学,培养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刻苦精神。教学过程:首先借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吾民具有良智良能”的话,引出中华民族是良智良能的民族的课题(板书课题,解释“良智良能”一词),然后分三部分介绍我们的祖先和前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学习革命前辈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共产主义精神,初步懂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课前准备:布置课外阅读活动,推荐革命前辈故事书籍,如《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基本的和有效的形式。为了帮助广大小学教师上好这门课,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要求,我们计划按“五爱教育”的体系,分五个专题刊发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热爱祖国”专题分六个课时设计,从今年第二期开始已陆续载完。从本期起,连载“热爱人民”这一专题的教案设计。——编者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使儿童明白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大陆和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参考教材:省编《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学参考资料》第47页《祖国宝岛——台湾省》课前准备:由地理教师指导,进行一次“‘旅游’台湾宝岛”的中队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在“‘旅游’台湾宝岛”的中队主题活动中,大家有什么收获?(议论)归纳: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出示台湾省地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出示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使儿童初步懂得热爱人民要体现在尊重人民和学习人民上,要从热爱父母、尊重教师、团结同学做起。课前准备:1.小队活动:访问老教师、老工人、老农民或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2.组织集体诗朗诵《献给教师的歌》(1983年2月4日《小学生报》)。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初步学会以对话的形式真实具体地记叙一件感受深刻的事;学习三轮车工人乐于助人的崇高品德。二、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布置学生带着课文后的第一道思考题及“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经过么样?”的问题阅读课文;查阅字典,读准下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