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如果能够正确地写出反射波方程以及简捷地得到驻波方程,就可以解决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中由界面反射形成驻波的课题,本文首先导出界面反射波方程,然后重点介绍用旋转矢量合成法得到驻波方程.这种方法明显优于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在经典的单细胞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近似的活细胞模型,用来拟合有初始跨膜电位的细胞。外加电场作用下,引用概率函数分析了细胞膜电穿孔不对称特性,分析了控制电穿孔不对称性的手段是调整电场参变量(电场强度、频率和占空比)。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细胞跨膜电位随参数变化的规律。比较细胞上不同区域的膜电位和细胞膜电穿孔阈值电压,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细胞膜有初始跨膜电位的存在(如U_0=-70mV),如果合理选取电场的各参数,可以控制细胞膜上形成电穿孔的不对称性。讨论了电穿孔的不对称特性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生态和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大学生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应通过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环境建设、构建"三育人"责任教育体系、引领大学生自主养成责任意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的单细胞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近似的活细胞模型,用来拟合有初始跨膜电位的细胞。外加电场作用下,引用概率函数分析了细胞膜电穿孔不对称特性,分析了控制电穿孔不对称性的手段是调整电场参变量(电场强度、藏卑和占空比)。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验征了细胞跨膜电位随参数变化的规律。比较细胞上不同区域的膜电位和细胞膜电穿孔阈值电压,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细胞膜有初始跨膜电位的存在(如Uo=-70mV),如果合理选取电场的各参数,可以控制细胞膜上形成电穿孔的不对称性。讨论了电穿孔的不对称特性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在目前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所必须采取的具体措拖.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教学并参照其他高校的实验教学,阐述了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大学物理实验课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装置的观察屏上所显示的条纹,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才比较严格地符合夫琅禾费衍射规律。而大多数只是理想的夫琅禾费衍射的一种近似。本文通过一个实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