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原则1:系统动量守恒的原则两物体的碰撞可分三类,1.完全弹性碰撞,2.一般碰撞,3.完全非弹性碰撞.通常认为,碰撞中的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外力,所以碰撞问题的解应首先满足系统动量守恒的原则,其数学表示式为:  相似文献   
2.
谈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学阶段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特点,采用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的手法,结合物理教学所涉猎的问题,围绕课堂教学讨论了创新教育的概念及欲解决的问题,并对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论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宏 《物理教师》2001,22(7):5-6
根据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大家已熟知的.但是,由于对这“两个地位”(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缺乏具体的研究,没有现成的可操作程序,因而以上理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整个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余地,也没有反馈和矫正.这样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4.
两等量同种点电荷在空间的场强分布比较复杂。高中物理课本(必修)第二册仅给了一张电力线图。从这幅图来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1)两电荷连线的中点及无穷远处场强为零。(2)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场强方向沿着中线,并对称分布,中垂线上场强有极大点。这个极点位置到底在哪里呢?现行教科书及教参没有明示。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惑。时而有学生问:“这个极大点是否能用比例尺,从课本上的电力线图测量出来?”我想:“电力线图是人们为描述电场而人为画出来的,如果描绘正确,即电力线的疏密与E的大小成正比,应该是可以找出这个极大点的位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费宏 《云南教育》2008,(11):25-27
“整理与复习”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将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与反思,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那么,复习课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理念?我认为关键在于组织好“整理与复习”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是物理学的重点知识,也是中学物理力学部分的核心.它们都可以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推导出来,其数学表示式为:  相似文献   
7.
费宏 《物理教师》2002,23(8):1-3
首先论述了“第三教学”及有关“学力”然后分析了物理学科进行了“第三教学”的可行性,重点介绍了“第三教学”课堂教学的目标,结构,评价和作业,分析实验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费宏 《物理教师》2004,25(2):25-27
中学生电学实验所用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都是磁电式仪表,磁电式电表在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都有广泛的应用,而磁电式电表内阻的测定,在近年高考中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笔者对中学生用的磁电式电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现将有关研究作一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惯性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实际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模式仍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教育模式低效高耗,培养的学生层次不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最大的浪费在课堂,浪费的根源在教师.为寻求最优的教学方式,笔者先后尝试过"中学物理导学模式"和"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自感美中不足,仍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完善,试想能否冲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呢?为此立项申报了"十五"省级课题:探索"第三教学",提高学生学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费宏 《物理教师》2012,(10):24-25
1关于功概念的论述论述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论述2:功是"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余弦的乘积",或者表述为:"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在实际运用中,经常遇到要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的问题.力和夹角往往比较好找,有没有受力,在什么方向上,多大的力,都容易分析计算.但关于这个位移的说法却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该位移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第二种说法则认为位移应该是物体的位移(或说成物体质心的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