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援引典故,诗家所尚”,用典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由于用典乃“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因此,诗家对于用典是特别重视的。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早就指出:“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在用典的方法上倾向于“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要达到“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握作文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这样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益处。 作文教学过程不只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浯言表达训练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培养情操的教育过程。依据作文训练的特性,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并抓住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关注家乡、深入观察和了解家乡的热情,是农村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和优势。 第一,抓拟题契机,诱发乡土意识。 拟题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命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兴趣,培养情感。首先要多出农村题材的文题,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习作,我们都应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去多写写农村和家乡。其次,要注重拟题的激情技巧,把文题出在点燃乡情之火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徐志摩有个趣闻:据说在他小的时候,有个名叫志恢的和尚为他摸骨算命,说他将来必成大器。父亲喜上心头,特意把他的名字改为志摩。徐志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应验了志恢和尚的预言。我想这并非是志恢和尚算得准,这其中恐怕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起了作用,对徐志摩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引导。另外,也有能给自己算出前程的:19岁时,网络帝国造梦人孙正义就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穆旦的诗。2、初步掌握现代诗的品读方法。3、体会诗中深沉浓郁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正视这片土地上的灾难和亲近人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对本诗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的理解把握。[教学设想]1、以诵读法为主,通过播放朗读录音、教师重点朗读提示和示范、学生反复诵读等程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歌深沉悲怆的基调,把握内容。2、以问题引路法,引导学生把握全诗的结构和思想,扣核心诗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串起全篇的品析。[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全诗,把握全诗情感基调(朗读法为主…  相似文献   
5.
推普歌     
矛一DZ/4 中么深倩冶(i.丝}远毕酬,·丝1丝鹭1旦鬓些{弊}·塑{过丝*应垂盈语言哩3{垂了要I美失2话话 之一}婴豆}睡“ 淡时名语朴开 漱亚诺有,触话,恩暨馨聋5油大勒潇任︵翅真贵J沪一~、、{经参‘宁西}理叫睡创卿又丈二梢祥 I·6稚,一守一句.拟卿蜻”为人,喊粤街截引巡叫即远彗卜一肇些︸灭羌L冷化花|刻纯均剩为新睡触城︵华况嘴推普歌@费新岸$湖北省阳新师范学校!教师 @李国湖$湖北省阳新师范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6.
从《变形记》问世至今,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推销员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上,强调作品对使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那使人变成虫的力量”的认识。本通过对卡夫卡创作作品时思想情感状况的分析,指出该作品其实是作灵魂中“可怕的和恶心的”东西的艺术表现,作通过写出来而把它们从心底赶出去,从而获得灵魂的解脱和安宁。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在寺院种了一株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山下的村子里。凡来寺院的村里人都忍不住要赞美菊花,都会开口向禅师讨几棵花种在自家的院子里。禅师很高兴地答应,把最好的花的根须挖出来送给别人。  相似文献   
8.
一天晚上,我被同时进行的两个电视节目吸引住了,一个是"咏乐汇"介绍赫赫有名的IT精英李开复,一个是"面对面"访谈风靡网络的讲史明星石悦。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语文教育的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文章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人本精神的失落”问题及现状,随后从理论上对“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选择”作以深度思考,最后探讨了“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内涵。  相似文献   
10.
[案例 ]走上讲台 ,我没有象往常那样来一段启兴的开场白 ,而是直接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公式 :W =X Y Z。学生有些摸不着头脑 ,有的在窃窃私语。待我转过身来 ,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 :今天上什么课 ?师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 :一个等式。师 :对 ,这是一个公式 ,在数理化课上这类公式可多呢 ,什么牛顿定律、勾股定理等等。但黑板上这个公式并不是一个新的自然科学的定理 ,而是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简洁明了地表述他对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的看法。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我在每个字母下打了个括号 ,表示等待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