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左联五烈士“在今天和明天之交”的白色恐怖里,以他们的鲜血记录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旗手鲁迅曾以深厚的战友情谊把这五位烈士称作“意识到自己前驱的使命,便首先发出战叫”的“战死者。”在这些战士兼作家之中,柔石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是颇有典型性的。从共性看,柔石和其他四位烈士都走过了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从革命民主主义作家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文学战士的道路。从个性看,柔石又有他独特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曲折过程。鲁迅为孔另境编的《中国现代作家书简》所作的序中说:“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  相似文献   
2.
湖畔诗社以出版《湖畔》诗集得名;而《湖畔》的出版又标志着湖畔诗社的活动一开始就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个时期时间不足两年,大抵起自一九二二年四月初《湖畔》结集,讫于一九二三年底《春的歌集》出版。应修人这个时期的诗作大多数收入《春的歌集·卷二》,而《春的歌集》在当时引起的反响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湖畔》和曾拟议作为《湖畔诗集》之二的汪静之的《蕙的风》。应修人以“湖畔诗人”闻名;而湖畔诗社活动的全盛时期是诗人艺术上的自觉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知人论世,人文互证的方法对夏丐尊的为人及其散文的思想意义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文章以1925年为界,将夏丐尊的散文分为前后两期,有重点地对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分析归类;对认为夏丐尊以“超脱功利观念束缚”的态度写“清淡”的散文的流行说法予以否定;还对夏丐尊的宗教信仰、人格力量、政治态度等在为人为文中的诸种表现作了必要的寻绎。  相似文献   
4.
应修人同志于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四日在上海壮烈牺牲,至今已整整五十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学勃兴时期“最早露出头角的青年诗人之一”,他的脚印不可磨灭地留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道路上。他编辑出版的《湖畔》和《春的歌集》两本诗集,在二十年代初的诗坛上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影响。作为湖畔社四诗人之一,他的新诗在我国现代诗史上占有着虽不十分显眼,却不能忽视的历史地位。虽然他现存作品绝大部分写在成为共产党员之前,但这些作品昭示着时代风云如何投影于青年身上,那一代青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爱情诗人汪静之的两部诗集中的爱情诗的思想感情、文学观念、艺术手段、语言体式四个层面进行比较论析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凝聚着时代风尚、社会趋势的社会性的审美意向对作品评价的重大影响。《蕙的风》如无心插柳,却因其抒发的感情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而获得意外的成功,《寂寞的国》如有意栽花,虽在艺术上刻意追求,终因缺乏先进思想的统摄而招致失败——这应当说是现代文学史所昭示的经验教训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