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虚实论是我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审美概念,它能充分地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等途径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效果,从而大大地丰富文学的审美空间,增强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职高专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主体,担任着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重要任务,既要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文章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出发,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从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作用角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肖辉  贺正皖 《文教资料》2010,(24):63-64
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动手学字词,与遗忘作斗争;动手记笔记,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动手写体会,强化文章学习的感悟;动手小练笔,提升写作能力,有机地把"写"融汇于课堂中,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  相似文献   
4.
贺正皖 《文教资料》2009,(22):13-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志怪小说特别兴盛的时期,从整体来看,作品艺术水平显得参差不齐,但它对小说艺术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从社会背景出发,探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心忧天下的作家积极为建设理想社会进行的思索和憧憬,他们用志怪小说的形式张显了构建理想社会的心灵轨迹.小说编著者追寻真实性,但文本中又充满虚拟性,从小说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它是我国小说形态的蜕变期.  相似文献   
5.
贺正皖 《文教资料》2008,(30):26-27
曹禺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话剧大师,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他继承了先驱们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地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话剧艺术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拟从他创作的<雷雨>结构艺术角度谈谈它给中国话剧带来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发展史上。德育是被普遍重视的教育内容。我国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期,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向前发展,需要大量的合格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探索德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水诗是以表现自然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美为审美主体的文学作品,山水作为题材进入诗歌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山水诗的正式成形是在晋末宋初,会稽文化氛围促进了山水诗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以归隐田园并躬耕垄亩的方式,在乱世中找到了一条保真守性的途径并为后世所景仰.本文联系陶渊明生活的社会背景和他的复杂思想,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于从弟敬远>来分析陶渊明归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实现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改来说,尤为迫切和重要。面临诸多问题,高职高专院校要想有所突破,必须紧扣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方式方法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德育是全部教育目标中的最高目标.德育的发展对智育的提高能起到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德育的内容,优秀的课文是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从作品中可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可以受到高尚精神的激励,可以看到时代的辉煌。本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几种实用的德育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