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国门大学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其内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深刻领悟其内涵;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优化教学内容设计;重视教师引导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宣传工作,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教育领域,伦理和道德经常被人们视为可互换的同义词。然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许远远超出传统的看法。作为一个古典概念,伦理指向风俗或习惯。古典伦理主要聚焦于人的品格,回答“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是对主体的评价性解释。基于古典伦理概念的伦理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好人或高贵的人。与伦理相对应,道德则是一个现代概念,它指向行动的原则或规范。现代道德主要关注人们彼此负有的道德义务,回答“一个人应该如何行动”,是对行动的规范性解释。基于现代道德概念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们认识那些约束行动的道德原则,从而遵守道德原则。一个行动是否正当,取决于这一行动所依据的最终原则。区分伦理和道德概念是区分道德教育的美德进路和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进路的关键。如果说,美德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主体评价行动,那么现代道德理论则是根据行动来评价道德主体。在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尤其是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未来一代对于“道德何为”、“什么是秩序良好的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助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其职业分析对引导全美应用技术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应用职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依据.承担培养任务的社区学院、综合大学和理工学院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构成和经费来源上互有差异,他们经纬交错,构建了美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了有必然性又有创造性的职业教育特质.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包括两个核心原则,一是"最广泛的平等基本自由原则",二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以及"差异原则"。它们并非处于平等地位,而是具有优先性关系。其中,"最大的平等基本自由原则"优先于"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异原则"。罗尔斯正义理论在与"自我所有权"平等、福利平等、能力平等等观点的论辩中,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其理论特色、存在的主要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贾玉超 《教育学报》2012,8(6):52-60
教育中存在的"国家主义问题"是不同国家遭遇功利教育的共同根源,要克服功利教育就需要一种明确支持合理分配教育权威以及确定国家干预教育的合理限度的民主教育理论。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教育中的"国家主义问题",但他并未为教育权威的分配提供具体见解;努斯鲍姆声称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是,功利教育必须向民主教育转型,但遗憾的是,她并未在学理上分析这一转型的涵义、机制以及可能性;古特曼的审议民主教育理论使得教育权威在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和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成为可能,并且支持就教育公共事务相关的道德分歧以公民审议的方式达成各方都可接受的公平条款和原则,从而避免教育中过度的国家主义问题。但是,他(她)们的理论都没有彻底解决"国家主义教育之合理事实"与"作为目的的教育之光辉理想"之间的矛盾,而只能在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社区学院主要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支撑,目前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的急剧萎缩而面临生存危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历史契机。文章分别从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和社区学院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外部条件,如制度环境、社会条件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剖析了这一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公民教育是社区学院首要的和主要的职能,能够为中国向公民社会转型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贾玉超 《中国教师》2013,(3):39-42,48
<正>笔者有幸采访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与其畅谈治学之道,分享其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感受一位思想深刻的教育学者的魅力。问:石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之一。丰硕成果的取得必定有一个长期积累和探索的过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并决定坚决走教育研究这条道路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