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应用题改变条件或问题,或条件同时改变,达到练习的目的。一、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三年级有女生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引入“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金华作为浙江省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公共场所的很多公示语同时都附有英译。但是目前金华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作者以金华汽车南站为例,调查分析了车站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课本知识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可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让每名学生都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达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抓住中心句及重点词句展开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赖丽华 《江西教育》2003,(11):29-29
柳州市景行小学戴蓓老师给学生上语文课《蚂蚁和蝈蝈》,让孩子们一部分扮成蚂蚁,一部分扮成蝈蝈,随着老师的朗读,表演冬天里的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老师的课文朗读完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有几个演蝈蝈的小朋友,竟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课后,一位学生走到戴蓓老师的办公室,对她  相似文献   
8.
赖丽华 《文教资料》2008,(33):97-98
本文是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一书的评介.该书分为三编,分别是比较篇、案例篇和思考篇,本文综合比较、分析了当今国际上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并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3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样本,调查分析了其在两次大学英语四级模拟测试中词汇结构题和阅读理解题的得分及其相关关系的情况。结果表明,词汇结构题和阅读理解题的成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问题:“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l米”、“大卡车载重15千克”……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这样?上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