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孤立性心肌炎猝死两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孤立性心肌炎猝死的病因、病理及尸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战争,总会给人一种残酷的印象。关于战争的课文我们学过不少。而《荷花淀》的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的印象却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铃身响起,开始上课,礼毕。这节课上什么呢?老师没说,只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个血淋淋、冷森森的馒头,乍一看甚是触目惊心,有胆小的同学甚至转移了视线。老师挪动鼠标,轻轻一点,那一个血馒头就变成了一个鲜血直流的“药”字。药?同学们疑窦丛生。正是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有效地使用了动画效果,才使文字产生出灵动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原来,这堂课要学习的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已经有一些了解,再简单回顾后,老师通过自己创作的一幅对联,概括出《药》的主旨: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的介绍,被鲁迅先生的深邃和睿智所折服。同学们一起解读小说。首先从题目开始“,药”具体指什么呢?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人血馒头”;老师再问“,谁的血?“”给谁做药?“”治什么病?“”结果如何?”大家纷纷回答,“革命志士夏瑜的血”“,给华小栓做药”“,治他的痨病”“,小栓死了”。多媒体课件中重点突出的词语,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许多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内容。为了将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大家需要了解写作本文的背景。老师播放了一段介绍...  相似文献   
4.
轻轻地,课堂里响起熟悉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屏幕上还配有生动的视频。同学们和着轻快悠扬的旋律,不由自主唱了起来。大家联想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带给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欣赏那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强调:“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在“命题和阅卷原则”中明确“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后的研习任务,渗透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对接高考评价体系,对于引导学生拓宽学习视野、优化学习方式、提升语文素养等有导向价值。下面以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研习任务(四)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采用广播、视频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管理、教学和服务系统。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逐步发展,从Internet的教学设计现状来看,我们的认识还需更冷静、更深入,基础理论准备和应用性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文贵求真。写作讲究真性、真情、真话。我们渴望获得真知、真理、做真人,我们都主张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当下,"我手写我口"的观念获得了普遍的认可,阅卷评判也因时代发展而变得更为包容。但在考场上有一类"写自己的话"的作文间接地反映了某种社会存在,被标榜为"真实"。这类现象引起我的注意和思索。考生的价值观念多元、认知水平各异、语言表达水平参差,"自己的话"就一定是真的吗?这是我们"求真"的价值导向和操作蓝本吗?思考这个问题与我们对作文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成人间质性肺炎猝死三例报告的分析和讨论,认为检验鉴定此类案件时,应同时注意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病变。  相似文献   
9.
战争,总会给人一种残酷的印象。关于战争的课文我们学过不少,而《荷花淀》的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的印象却不是这样的。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先放映了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影片: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近身搏杀场面。在这样雄浑壮烈的战争背景下,师生们群情激奋、热血沸腾。随后,舒缓妙曼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清新淡雅的荷花图,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这是一幅纯美的画面,色调明净,纤尘不染。上课之初的一动一静,我们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当老师像哈利波特变魔术一样展现这些画面的时候,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悬念就从这里一步步揭晓。这篇小说描写的是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老师让学生联想学过的《狼牙山五壮士》等战斗影片,深化学生对《荷花淀》这篇小说特点的认识。《荷花淀》里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学生讨论后,普遍认为课文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课堂上就这样摆脱了以往的思维定势,转换了一个视角,来到了充满温情和人性美的荷花淀。随后,教师继续这种跳跃思维,用多...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抽样调查和系统研究”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组深入课堂,以“教学侧记”的形式推出了一系列案例研究成果,本刊将予以重点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