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郭祖荣《第九交响曲》,探究交响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心声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郭祖荣《降D调钢琴与乐队》的意境和表现,进行分析,并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人手,对作曲家的创作心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郭祖荣53年来不断继承、发扬传统,不断吸收、融解现代技法,并采用交响曲创作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手法,在不同时期创作了17部交响曲。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郭祖荣早期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探索郭祖荣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艺术歌曲<红梅一叶春>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语言、织体形式既有形式的统一和时比,又有感情的细腻变化,前呼后应、逻辑严密,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风格十分协调地融合在一起.丰富的和声、多变的调式以及民族风格的旋律,这一切都显示出郭祖荣在创作上的成熟和具有兼收并蓄的综合风格.  相似文献   
6.
赖登明 《教育》2012,(12):4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人们发现教师没有电脑讲得那么生动、直观、活泼,教师的知识与网络中的信息相比,就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教师不再是学生  相似文献   
7.
郭祖荣53年来不断继承、发扬传统,不断吸收、融解现代技法,并采用交响曲创作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手法,在不同时期创作了17部交响曲。  相似文献   
8.
郭祖荣室内乐民族音调的贯穿、变奏与展衍的手法、适度的对比、灵活的变化重复、精湛的变奏与自由摸进手法相互渗透,与自由、不羁、长短不一的散文化结构,以及以色彩性为主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和民族化、线性的复调手法一起,共同构筑了他全部音乐创作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部分,也成就了他室内乐作品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三明客家音乐文化是我国中原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汇、融合和流变的结晶,具有南方山乡特色。三明客家民歌的艺术渊源、音乐类型、题材特点、艺术手法独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三明地域的历史、社会、农耕生活等面貌,抒发了三明客家人内心的情感和愿望。  相似文献   
10.
浅谈学生社团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学生社团的特点入手 ,对学生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